最佳答案 版权声明。仅在今日头条、搜狐号和本人同名微信公众号发表。严禁各种无耻自媒体私自转载!尤其是无耻的网易号、一点资讯等自媒体转载!其它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务必...
版权声明。仅在今日头条、搜狐号和本人同名微信公众号发表。严禁各种无耻自媒体私自转载!尤其是无耻的网易号、一点资讯等自媒体转载!其它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地名来历。苏家屯区十里河街道柳三家子自然村,据1991年版《苏家屯区区志·建置》记载,清初,移民三户柳姓在此建村,故得名。
地名碑缺失,没有记载。
姓氏起源。
柳姓起源有四: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姬展禽之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采于柳下(今河南濮阳柳屯镇),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姓氏,称柳氏。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楚怀王孙子心之后,属于以都城名为氏。战国末期,楚怀王熊槐有孙子名熊心,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时,被西楚霸王项羽推为首领,也称楚怀王,号称“义帝”,建都于柳(今湖南常德)。在楚怀王熊心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立都之城名为姓氏者,称柳氏、郴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明末清初有著名民间评话艺术家曹永昌,后来渡江南下,变姓为柳,改名逢春,号敬亭。因其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在曹永昌的后裔子孙中,都称柳氏。
源流四
源于他族改姓。
出自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出自元、明时期蒙古鄂柳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多冠汉姓为柳氏、刘氏等。
出自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柳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柳氏。
村情概况。
柳三村北与褚贵堡村为邻,西隔沈海高速与南红菱堡村相望,南与白家村接壤,东面与灰菜泡村被长大铁路所隔。沈海高速从村西经过。柳沟河支流从村南向西流去。村子东西分别是长大铁路和沈海高速。
1910年承德县舆图·柳家子
1933年奉天市地图·柳三家子村
区划沿革。
民国时期,柳三村属沈阳市南路区。
伪满时期,柳三村属沈阳县三区沙河铺村公所。
新中国成立初期,柳三村属苏家屯中心区。
1958年,柳三村属陈相屯人民公社十里河管理区。
1961年,柳三村属十里河人民公社。
1982年,柳三村属十里河乡。
1985年,柳三村属十里河镇。
2010年,柳三村属十里河街道。
约2011年,柳三村属十里河街道柳塘沟村。
学校教育。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柳三家子村立小学堂成立。1985年10月,柳沟小学柳三分校,有3个班,46名学生,4名教师。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2007年6月至10月,沈阳市、抚顺市等地连续发生捷达、奥迪等型号轿车被盗案件20余起。经工作查明,柳三家子村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2007年12月14日,公安部为此案发布了B级通缉令。
2011年4月2日,该村曾发生邻里纠纷两人被棒击死亡的恶性案件。
图片 |
@摆渡沈水
李学增老师
文字 | 陈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