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欧洲是较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陆,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很多强国,因此在海外抢占了很多殖民地。 后来这些国家为了扩大土地面积和掠夺资源而不断发生战争,如,1...
欧洲是较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陆,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很多强国,因此在海外抢占了很多殖民地。
后来这些国家为了扩大土地面积和掠夺资源而不断发生战争,如,1803年就发生了拿破仑战争,结果美洲等大陆的殖民地处于脱管状态,不少殖民地揭竿而起,建立独立的国家。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原欧洲殖民地纷纷于1825年前独立建国。
多数闹独立的国家都是较早进行海外扩张的西班牙的殖民地,但西班牙此时已经没有能力阻止事态的变化。
因为西班牙参加了拿破仑战争后损失惨重,西班牙求助于其它欧洲强国,如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国。有些国家施以援手,如奥地利、俄国、普鲁士三国于1822年结成阻止南美洲独立运动的同盟。
此时美国不高兴了,为了提升自己反抗欧洲强国的能力,美国与曾经殖民自己的英国改善了关系。
英国也反对欧洲强国继续在美洲称霸,因为当时的英美之间矛盾减少,贸易频繁,英国赚了很多钱,英国把美洲当成聚宝盆,所以英国海军出动了,欧美航线上时常有英国军舰在活动,西班牙等国也无可奈何。
有了后台的美国强横了。1817年至1825年期间担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门罗于1823年12月2日在向美国国会提交年度咨文时阐述了未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应当遵循的原则,即从此以后整个美洲的任何事务不能再受到欧洲强国的干涉。
美洲不再接受欧洲推行的欧式政治制度,也就是说已经独立的美洲国家不再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否则就是与美国为敌。
另外,已经成为欧洲强国殖民地的地块及欧洲的保护国的事务仍然由欧洲国家说了算,美国也不干涉,最后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将不会有美国人参与的可能性。
历史学家称三条外交原则为门罗宣言。
这一宣言从表面看是美国独立的表现,是欧美划清界限的标志,本质上即是美国充当了已经独立的美洲国家的保护国,美国可以以此为理由干涉这些国家的事务,如内政。
这一宣言后来变成了一种口号,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然后被美国变成了“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事实。
这些转变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为早期的美国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国内建设任务繁重,对其在美洲的扩张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欧洲国家在美洲仍然非常地嚣张。
当美国羽翼丰满之后,情况才发生变化。墨西哥首先遭到美国的毒手,美国于1836至1845年和墨西哥发生战争,并从其手中抢走了得克萨斯。
美国于1845年发表支持得克萨斯并入美国的国情咨文,得克萨斯于是成为美国成为一个州,这也是今天该州动辄与美国政府对着干的基础,他们原本就不是一家人。
随后墨西哥的土地继续被美国抢占,几乎接近半壁江山,美国所依旧的原则就是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发表的门罗宣言,这就是门罗主义的基础。
在门罗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整个南美洲的控制权后来都落到了美国手中,凭借武力优势和经济优势,美国还开始干涉中东地区的事务。
其实门罗宣言的提出也不容易,门罗宣言原本想与英国一起提出。关于如何阻止欧洲强国干涉美国国家独立运动的策略,当时在美国国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声音。
如原美国第二任总统的儿子、时任美国国务卿、后来成为美国第六任总统的亚当斯反对美国与英国共同发表门罗宣言。
在他看来,如果这么做,那么以后美国在美洲的扩张行动会受到英国的干涉,如英国就会影响美国的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曾经是美国一项非常繁荣的业务,1807年美国曾经立法阻止该贸易,但暗地里仍在进行,主要基地就是古巴,而英国对古巴早已经垂涎三尺,所以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也反对与英国合作,结果独立发表门罗宣言。
本质上,门罗主义是共和制的美国与专制的欧洲对立的产物,是空间争夺战的产物。美国要在美洲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并阻止欧洲强国的继续介入,甚至将已经存在的欧洲力量赶走。
没了欧洲的干涉,美国在美洲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扩张,从而建立更强大的美国,最终像欧洲强国一样,在海外寻找殖民地,为美国的发展服务。
在美洲,美国的扩张曾经像欧洲殖民者没有止境,美国称美洲大陆的命运由这里的人民单独决定,这是他们的权力,并以此为理由支持其它国家的领土分裂出来后并入美国。
格兰特成为美国总统时进一步完善了门罗主义,这一提法是阻止多米尼加共和国成为欧洲猎物而提出的,当然不是为了保护该国,而是将其留给美国。
不过后来美国在美洲吞并领土的事实并不多,美国人更喜欢干涉他国内政、控制他国经济这种垂帘听政式的称霸方法。
英属圭亚那与委内瑞拉于1895年发生边界纠纷,英国马上收到美国国务卿奥尔尼发出的照会,称美国根据门罗主义原同有资格保护这些国家,英国妥协,结果美国成为西半球一霸。
之后的美国总统总是把门罗主义挂在嘴上并不断完善。190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美国是文明国家,应该成为世界警察,美国要维持世界秩序,防止不文明的美洲国家继续受到欧洲的奴役。
当然,美国阻止欧洲强国继续在美洲立足的方法很多,并非全是军事方法,如金元外交策略。
有时美国会替拉美国家偿还欧洲债务从而实现控制这些国家的目的,这些国家从此以后就成了美国的附庸,海关、军队、财政部都有美国人的身影,甚至在这些国家驻军。
后来美国在中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也是门罗主义的表现,这是阻止欧洲强国在中国继续攫取利益,美国想把中国变成美国的附庸。
为了掩饰自己的罪恶目的,美国后来还退还了一部分从中国攫取的财富,史称庚子赔款,利用这笔钱,美国在中国大搞教育文化事业,把自己伪装成大善人。威尔逊于1917年重新定义门罗主义,称该主义应该成为全球性原则,即任何国家都不得向其它国家推行自己的政治体制,任何国家都有自己选择政治体制的自由。
实际上直到现在,美国都在向其它国家推行自己的政治体制,如遭反抗,则以武力干涉或经济制裁的方式施压,有时会发动颜色革命,美国称其做法为建立自由世界。
不少欧洲国家在衰落以后变成了美国的帮凶,如英国等国。美国门罗主义的门开始游走于全球,美国想充当全球的保护国,成为太上皇。
当然美国的目的很难达到,一是其它国家不会逆来顺受,二是一些传统欧洲强国正在觉醒,不想再成为美国的随从,三是美国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如共和党中的一些人就曾经反对这么做,认为这么做会消耗美国太多的资源,从而影响美国控制美洲的能力。
然而,美国的两党制决定了美国的门罗主义一直有抬头的机会,所以永远不要以为美国会安分守己。
一、欧洲强国迫使美国提出门罗主义
二、门罗主义成为美国扩张的保护伞
三、门罗主义是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