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的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大全完整版)

jk 598次浏览

最佳答案打草惊蛇 一. 故事背景 在《战国策》中,有这么一则著名的故事:赵国宰相桓齮向国王建议,借助秦国图谋攻打中山国,且设法引导秦王向中山进攻,离间中山和智伯的关系,最终取得胜利。...

打草惊蛇

一. 故事背景

在《战国策》中,有这么一则著名的故事:赵国宰相桓齮向国王建议,借助秦国图谋攻打中山国,且设法引导秦王向中山进攻,离间中山和智伯的关系,最终取得胜利。但赵王听从了另一个大臣樊跃谋杀中山君的谋略,于是秦国军队闻讯而来,非但没有得到任何胜利,还损失惨重。桓齮深感不安,于是说了一句有名的话:“今日之计,如鸟之将振翅而飞,必先撇去重负;如兽之将腾跃而走,必先扫除积雪。”其实,这句话是告诫赵王应扼制樊跃等奸臣的政治活动。这个典故说明,政治发言应具有深刻含义,恰当表达。” 在中国古代谈判、战争、智斗等事情上常常使用“打草惊蛇”一词,用来形容行动失误、机密泄露、被警觉等。打草惊蛇是个成语,意思是须臾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万无一失方可大胆行动。

二. 故事内容

在古时候,有一位智者在山上,看到一条大蛇躺在草丛中。他想抓住那条大蛇,就悄悄地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他觉得越靠近大蛇,自己就越有机会抓住大蛇,但是这时,不小心踩到了一些枯枝落叶,大蛇便立刻睁开了眼睛,看到了智者。智者大惊失色,发现自己的行为已经把大蛇醒来了,于是赶紧逃跑了。

后来,智者想了想,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的行为就像是在打草惊蛇,这只会让大蛇更加警觉,更加难以抓住。他决定采取不同的策略:每次都慢慢地向大蛇靠近,等到它再次入睡的时候,他才慢慢地伸手去抓住它。在这种策略下,智者成功地抓住了大蛇。

三. 寓意与启示

“打草惊蛇”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行事中细节往往十分重要,一些细节误操作甚至可能使整个行动失败。就像上面典故中智者想要抓住蛇,急于求成的行为会导致大蛇警觉性增加,从而迎难而退。相反,若我们在行事中不慌不忙、小心翼翼,不仅能够避免错误发生,更容易达到目标。

所以,这个典故的寓意是不要草率从事,不要拿了一根棍子就往蛇出没的地方走;须先看清了情况,确定蛇的位置,观察蛇的状况,等到蛇的注意力低落时才可以采取行动,然后才能避免打草惊蛇以及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