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保证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原则,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大量土地被列强侵占,直至建国后,中国摆脱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保证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原则,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大量土地被列强侵占,直至建国后,中国摆脱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基本特征后,才一步步走出
欺辱奴役
的历史。
周总理
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开端人物,弱国无外交,建国后中国经济与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不断与
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外交官是代表祖国与各国交流访问的代表,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谈判交流中非常考验外交官的语言表达和随机应变能力,周恩来打开了外交的大门,我们被他的众多犀利语言而敬佩。
周总理后出现的邓小平在历史上也有一系列巧妙趣味的故事,邓小平
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为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在外交场上的邓公
语言犀利、灵活巧妙
,在1978年一次采访中,日本记者追问邓公:钓鱼岛属哪国,邓小平的回答令人
拍手叫好
,他究竟说了什么呢?
钓鱼岛问题一直是
敏感热门问题
,中国虽然拥有
960万平方公里
幅员辽阔的领土,但钓鱼岛由始至终都是中国的
固有领地
,在历史上并无争端,侵占中国的领土是不可能的。钓鱼岛在之前名字并不叫钓鱼岛,而是
高华屿
,直至宋代时期才更名。在隋唐时期,钓鱼岛被发现后就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之一,19世纪在英法和荷兰的版图中钓鱼岛一直标注其为中国的地界,近代日本抢占中国地界的行为足以可见其
狼子野心
。
在清朝的版图中,钓鱼岛依然是中国的地界,近代日本
野心膨胀
,其大肆扩张侵略试图从中国获取大量利益,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有日本的身影,日本在那时就已经企图
占据中国钓鱼岛领土主权
,后来的日本更加猖狂,
直接明抢
称钓鱼岛是他们的。
建国后钓鱼岛一直是日本与中国
谈判摩擦
的关键所在,1972年中日建交后,中国与日本的矛盾有所缓和,双方之间有经济往来。日本称在1872年琉球王国被日本侵占是其成为日本的番薯,
钓鱼岛属于琉球王国
的一部分,实际上日本
冲绳并不是日本的固有土地
,而且钓鱼岛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并不牵扯诸多历史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订了
《马关条约》
,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钓鱼岛即为台湾的附属岛屿,1945年
日本战败条约中明确规定台及其附属岛屿归中国
所以日本后续的争夺理由均
毫无根据
。1972年美国与日本达成协议归还冲绳,将钓鱼岛地界划为冲绳地界,这引起中国内陆的强烈反对。1978年邓公第一次前往日本访问,这是建交以来的第一次访问,这次访问中日完成了
《中日友好和平条约》
的交换仪式。
中国与日本访问中邓小平展现出其卓越的外交能力,其作风、语言
尽显大国风度
,8月23日邓公第一次会晤
日本天皇福田
,这次密谈被两国记者报道,这是中日关系缓和的转折点。
这次访问双方以和平条约为前提,并不想挑起历史的纷争,然而在后续的欢迎会上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邓公与日本天皇密谈后,邓公应邀请参与日本经济界组织的午餐会,饭后还参与了日本的
记者招待会
,会上邓公谈吐大方、语句尽显平和,他简略介绍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内容,同时说出愿意
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
。
有一个试图挑起纷争的记者在会上问“
钓鱼岛属哪国
”的问题,在建交友好的节点上,提出这样尖锐的争端问题无疑是
居心叵测
,邓公在当时并未被吓到,他临危不惧,说道:如今两国的发展
并不适合提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
暂时先回避
,留给我们的后世去解决。如此回答既没有挑起矛盾,又没有失去钓鱼岛主权,这样巧妙的回答被称为外交界
语言交流天花板
。邓小平在中国的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国的
开国元勋
,备受国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