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文丨团妈 摄影丨曹鸿禹 曾有家长跟团妈分享过一件趣事: 过年时,他带孩子回北方老家过年。某天晚上开始下鹅毛大雪,很...
文丨团妈 摄影丨曹鸿禹
曾有家长跟团妈分享过一件趣事:
过年时,他带孩子回北方老家过年。某天晚上开始下鹅毛大雪,很快就厚厚一层。孩子在院子里耍到根本不想进房间。爷爷奶奶心疼坏了,让孩子进屋烤火,小孩却一点不冷,已经在外面玩得快要出汗了……
成都的孩子在城市里很少能满足看雪的愿望,就算降了几场雪,能捏出个迷你小雪人,也要赶快冻到冰箱去。
看雪,几乎是所有成都孩子的冬日愿望,那就满足他们吧。
本期,团妈实地探访了
「瓦屋山」
,山上的雪怎么样?值得去吗?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孩子在看到雪的瞬间,“wa wu”一声大叫了出来,然后呢?然后就4个小时过去了……
从成都出发,到瓦屋山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说长不长要短不短的距离,总是让人在一日游还是两日游之间拿不定注意。如果当天往返,驾车和上山的节奏将会非常急促。
团妈给出的建议是:最好还是两天。第一天可以悠闲地出发
(毕竟带小孩出门不是一件能严格准时的事情)
,山脚下,景区入口附近,有一些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住宿条件尚可,找一家不错的酒店,放松一下。第二天早早去搭乘缆车上山,此时大批量的游客还没有来到,从某种程度来说,也算错峰出行。
如果运气不错,当天晚上还在下雪,那第二天,就能抢先拥有一片洁白无瑕连脚印都没有的雪地啦。
瓦屋山的
索道
分成了两段,一为
金花桥索道
,一为
古佛坪索道
。
前者只能到达半山腰,如果想要登顶,请记得购买
门票+金花桥索道票+古佛坪索道票
。家长在购票时,请注意区分。其实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到半山之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登顶。只是,出行的人往往会秉承着“来都来了”的旅游精神,总希望看遍每一处风景。
在金花桥索道站,上缆车,出发。
小小的红色缆车运行起来,将大地、森林和群山“踩”在脚下,慢慢地,山脚下郁郁苍苍越来越远,山顶上白雪皑皑的世界越来越近。
就这样,越过了一条清晰的雪之界线,植被颜色由绿转白,冷杉树被大雪覆盖,雾凇挂在树上,山中云雾翻滚,俯视一座山带来的视觉冲击,将会长久地留在孩子的记忆中。
曾有家长分享自己的攻略时提到,他们来瓦屋山时恰逢雾天,缆车由下而上,如同坐飞机的体验一般,穿云破雾,待缆车走到云雾上面时,全部人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瓦屋山曾经是蜀中名山。诗人苏轼曾写过“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将瓦屋山和峨眉山拉到一起强行组了个CP,变成两个“网红”,说不定也有苏轼的粉丝前来打卡追星呢。
山整体海拔在2830米左右,索道总时长约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
。因此,提前想好在缆车里如何帮孩子打发时间似乎更紧迫些。
瓦屋山是平顶桌状山,假如从空中俯瞰地面,瓦屋山像一张桌子端端正正地摆在那里,“
桌面
”就是山顶的平台,地势平坦,总面积约有11平方公里,走起来如履平地,很少有坡坡坎坎,类似公园里的健身步道。
两条路,一向左走,一向右走,串联起几个景点,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不管向哪个方向走,最后总会回到原点。
这里是孩子的自然乐园。拿出在山脚下超市里购买的
滑雪板
,让孩子坐上去,犹如坐上了雪橇车,拉车的“牛”自然是家长。
也有偷懒的家长坐在雪橇车上,任由孩子拉着走。雪地减少了摩擦力,还真能动起来呢。
如果忘了买也没关系,山顶的商家总会及时地提供便利,
租赁
,是当下最好的选择。40元一个,跟山脚下同样的价格,不同的是,出租的这个略微更大一些。
还有一种玩具,令大人不屑一顾,却博得了孩子的欢心,是一种类似模具的东西,把雪装进去,再扣出来,一个雪人出现了,像做月饼似的。雪人就这样实现了批量生产,方便快捷,标准化制作,但,怪……没有灵魂的……
跳出平台的闭环之外,一直向前,将会抵达象尔山庄,玩雪的终极目标——
「滑雪」
就可以在这里实现,即使是滑雪新手也不用畏惧,这里地势平坦,滑雪道坡度较缓,安全系数较高,特别适合家长带孩子玩。
除了滑雪,还有种类多样的冰雪项目,雪地碰碰球、树冠漫步、激情雪圈等,喜欢玩项目的家庭将时间大都用在了这里。
如果只是为了带孩子亲近自然,看雪玩雪,不喜欢参加任何项目,那大可不必非要去象尔山庄
,毕竟走过去的路还挺陡的。不过,“来都来了”四个字恐怕会再一次发挥它的魔力,大部分游客依然还是会坚持过去看看。
白雪覆盖大地,但依然有不同的美景值得观赏。沿着山顶的步道,周转一圈,几处景点在等待着游客。站在杜鹃园观景平台上看云海,遥望群山,虽然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却也能体会感受到雪茫茫大地的纯色世界。
在山顶的小道上漫步,犹如走进林海雪原,雪地里偶尔还会跳出几只意想不到的小精灵——小松鼠、小鸟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爪痕,转眼又消失不见了。
鸳鸯池
是山顶的一处湖泊,极冷的天气情况下,还会出现冰封现象。
湖畔有一张高脚桌椅,孤独地面向着湖面。偶尔,有游客在这里凹个造型拍个照,也有人在这里吃泡面,一点热气飘出来,马上就消失了,整个场景愈发显得更加孤独了。
兰溪冰瀑算是一个特色景点,只是通往那里的路更加陡峭。瀑布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凝结成冰,整个瀑布变成雪“墙”,是难得一见的冬日奇观。
山顶的步道上,不时会遇到
补给站
,供应着山地常见的食物,
炸土豆、排骨、玉米、方便面等等
。不用担心挨饿,但也不能保证营养充足又美味。因此,
还是建议家长准备一些零食,以备不时之需。
在社交平台上,有些家长分享他们的攻略时会提到天气不对,有大雾,或者降雪量不足不好玩等情况,这里给家长一个实用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