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对接一带一路、增强国际竞争力,襄阳即将打通第三条跨国陆路通道连接欧洲 “十三五”期间, 湖北省为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
“十三五”期间,
湖北省为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发展战略,结合湖北省四大产业带
(京广新兴产业带、沿江复合产业带、汉十产业带和武黄先进制造产业带)发展需要,
将重点打造“两纵两横”四条物流运输大通道
,即京广物流大通道、二广物流大通道、沿江物流大通道和福银物流大通道。
其中涉及襄阳的主要有二广和福银物流大通道,这两条大通道将支撑襄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是一条铁、公、水较为完善的物流大通道,
重点服务全国北煤南运、汉十汽车制造业、省际间大宗物资运输和沿线城市对外物流需求
;以汉丹和襄渝铁路、福银高速、汉江为主骨架,以普通国道为补充,连接关西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经济区、海峡西岸城市群,
形成对接“一带一路”的综合物流大通道。
根据规划,在“两纵两横”物流大通道上,重点打造四类物流节点,即以机场、港口、铁路货运场站、公路站场为节点的物流枢纽,
形成九大物流产业集聚区,襄阳北物流产业集聚区在列。
2018年3月28日,“襄阳-武汉-欧洲”国际货运班列在襄阳自贸片区内金鹰重工物流园首发成功,
经襄阳北车站,在武汉临空港中铁联集铁路中心站加挂汉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关,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大约14-15天后到达12000公里外的德国汉堡。
“襄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相比水运,“襄汉欧”班列将缩短30-35天的运输时间;相比空运,可节省三分之一的运费,将有效破解襄阳市和周边地区货物出口难、运输周期长、贸易成本高等难题,
推动襄阳和周边地区产品扩展境外市场,对襄阳城市圈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2018年6月3日,襄阳企业还试发了途经重庆至欧洲的“襄渝欧”国际货运班列,
如今“襄渝欧”跨国线路已实现定时、定点、定线等发班。
经过前期洽谈对接,湖北省襄阳市经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的国际班列物流通道即将开通,
这是襄阳至欧洲的第三条国际通道,打通后联同已有跨国陆路预计带动100家以上企业加大或开展进出口业务,明显提升襄阳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巩固在周边城市里的龙头地位。
2018年,中欧班列共开行6300列,同比增长72%,其中其中返程班列2690列、同比增长111%。
迄今,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2000列,国内开行城市56个,可通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
随着襄阳打通第三条国际物流通道,该市将在跨国贸易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为建成汉江汉江流域国际物流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年1月,湖北省襄阳市出口同比增长22%,
出口绝对额位居全省第二
,进口同比增长35.8%。
机电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85.7%,位居全省第二,
机电产品占进出口总额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123.9%,
占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4.1个百分点。
襄汉欧班列自2018年3月28日首发以来,共发运1990个TEU,货值1.48亿美元,主要运载汽车配件、汽车整车、航空器材、纺织品、农产品等。至今年2月20日,已发运362个标准集装箱,目的地为欧洲杜伊斯堡、汉堡、曼海姆等地,比上年月均增长20%。
通过“襄欧”国际货运班列运营成果,襄阳在今后五年还将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基础上,培育优势产品出口集群。围绕襄阳北站、襄渝线等站线优势,积极探索近期建立以襄阳为中心的城市圈至欧洲物流中心,将周边城市陆路进出口贸易纳入进来;中期建成汉江流域城市群中欧国际物流中心,远期目标建设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欧班列首发中心。
对接一带一路、增强国际竞争力,襄阳即将打通第三条跨国陆路通道连接欧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