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脚步(从“叫醒他人一起跑步”到“黎明脚步”)

jk 3041次浏览

最佳答案 新华社郑州5月26日电 题:“黎明脚步”十年:从“叫醒他人”到响遍中国 新华社记者刘金辉 几乎中国的每一场马拉松赛,都能看到“黎明脚步”的旗帜。这个10年前产生的...

新华社郑州5月26日电 题:“黎明脚步”十年:从“叫醒他人”到响遍中国

新华社记者刘金辉

几乎中国的每一场马拉松赛,都能看到“黎明脚步”的旗帜。这个10年前产生的旨在“叫醒他人一起跑步”的自发行动,如今已成为响遍中国的约跑品牌,成为唤醒公众健康意识的一个符号。

河南焦作市园林局工程师李晓栓是“黎明脚步”的最初发起者,他2007年4月在当地的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别睡懒觉了,起来跑步吧,我叫你!”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在论坛上。之后,便有无数个电话打来,请他提供“叫醒服务”,李晓栓也成了第一个“黎明使者”。

从此之后,“叫醒他人跑步”像星星之火一样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无数的人成为“黎明使者”。如今他们不仅散布在中国的城市、农村,也散播到南非、澳大利亚等国。

河南义马市的李计划是一位爱写博客的人,2010年他偶然看到了李晓栓的博客,觉得这种方式很好,于是他就给李晓栓打了电话,希望加入晨跑。

“我1.7米,当时体重是88公斤,很胖,想减肥却总是坚持不下来,但如果有个人每天早上打电话叫醒我,这是一种督促,从自己内心来讲也不想浪费别人的好心和时间,所以在这种压力之下,自己坚持下来了,现在体重降到了75公斤,”李计划说,他经常和义马的跑友一起跑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目前他已经跑了45个全程马拉松。

李晓栓说,我们一般是让对方电话响几声,也不强迫说非要叫醒他,这是自愿的,能不能养成晨跑的习惯,还要靠他自己。

现在李计划也是一名“黎明使者”,每天负责叫醒十几个人,“老队员已经养成习惯,不用叫了,需要叫的主要是新加入的人。”

最初,“黎明使者”都是用网名,大家互相不认识,后来人多了,大家通过QQ群、微信群逐渐认识了。现在每个城市都就近组织微信群,如“郑州农大黎明脚步群”“北三环黎明脚步群”等,相约每天到指定地点跑步,相约一起爬山、骑行、组织比赛等等,还组织公益活动,“黎明脚步”成了“文明脚步”。

李计划成立了义马“黎明脚步”跑步协会,有400多名会员,他们除了组织健身活动,每月都去敬老院做服务。

“会员里面有会唱戏的、唱歌的,就给老人们唱一段,不会的就打扫卫生,陪老人聊聊天,买一些生活用品等,”李计划说,他们的服务对象还有空巢老人、残疾人、患重病的人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觉得我的生活更有意义了,整个人都开朗、开心了许多,”李计划说。

不仅是义马,全国各地的“黎明脚步”都在做公益。连云港的清洁海岸行动,黑河的走进军营活动,临汾的走进红丝带学校等等,还组织了全国性的“黎明脚步·孝传百城”研讨会。2016年,“黎明脚步”获得体育产业信息及社交平台体育大生意评选的最佳体育公益奖。李晓栓也获得了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设立的年度大众体育精神奖的候选人资格。

“现在‘黎明脚步’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一个唤醒公众健康意识的符号,我希望它走到哪里都能够传播正能量,无论是健身还是公益,”李晓栓说。(完)